
我国诞生首位冬残奥会“双冠王”
我国诞生首位冬残奥会“双冠王”,四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,郑鹏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第四名,但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的他仍不免遗憾。我国诞生首位冬残奥会“双冠王”。
我国诞生首位冬残奥会“双冠王”19日,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(坐姿)比赛中,郑鹏以2分42秒4的优异成绩,再次获得金牌,成为首位在冬残奥会上获得两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。
6日,在冬残奥越野滑雪男子18公里长距离(坐姿)比赛冠军中,郑鹏已经获得一枚金牌。据了解,这是中国队在残奥越野滑雪项目的首枚金牌。
郑鹏今年30岁,是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港西村人。19岁时,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腿。2013年,郑鹏考上了北京市残疾人体校,并与滑雪运动结缘。2017年,郑鹏入选国家队。
据介绍,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比赛赛程短、强度大,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能,而且对技术要求更高。一直以来,郑鹏按照系统训练计划,不断提高自身体能水平,找准适合自己的体能分配方式。
在前一届冬残奥会上,郑鹏第一次参赛,就获得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,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。4年来,他加倍努力,每天训练5至6个小时,克服各种技术难点,终于换得了如今的荣耀时刻。
我国诞生首位冬残奥会“双冠王” ……此处隐藏1760个字……,确实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。”除了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之外,高科技器材的配备也让郑鹏受益匪浅,他说,一些器材的使用确实有助于提升自己在肌肉耐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,而在训练和比赛之后的放松环节,队友们之间的互帮互助,也让郑鹏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身到接下来的备战当中。
关注
杨洪琼:专注于自己的节奏是我的准则
就在郑鹏成为中国冬残奥历史上首位“双金王”后不久,杨洪琼也加入到了他的`行列中。这位来自云南的老将用自己的不懈拼搏,夺取了本次冬残奥会个人的第二个冠军——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坐姿的金牌,这也是中国队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的第十枚金牌。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,杨洪琼霸气地表示,无论对手是什么样的发挥,她会永远专注于自己的节奏,而这也是她获胜的秘诀。
“我太累了,现在就想回去躺平。一般来说,这也是我们在结束比赛后我要做的事情。”和3天前夺得长距离冠军后的妙语连珠类似,杨洪琼这次的发言也是上来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1.7秒,这是她战胜美国运动员马斯特斯的时间,可以说,两人的发挥就在伯仲之间,而在长距离坐姿的比赛中,其实她赢得也不多,32.1秒。对于这样的差距,杨洪琼又是如何看待的呢?她说:“其实获胜或者失利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,比赛中,我根本不关心我的对手是否追上我。”
既然不关心对手,那么杨洪琼在比赛中专注的是什么呢?她接着回答道:“不管我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,不管它是近是远,我都会专注于我自己的节奏,对于我来说,我就是场上那唯一一个人,我滑好我自己的比赛就行了。”或许正是有这样的态度,才能让杨洪琼最终两次成功地获得金牌。